首页 > 留学 > 美国下调XBB.1.5全国流行率,病毒学家称不必纠结“重复感染”问题
-
证券日报:理性看待理财回暖与债牛相互催化
-
印度,凸显了美国“乌克兰叙事”的漏洞
美国下调XBB.1.5全国流行率,病毒学家称不必纠结“重复感染”问题
“普通人没有必要纠结于‘个体在多短时间内可以重复感染’的重复感染问题,就像一年内会得多次感冒,美国只要有一定的下调行率学免疫力,多次感染新冠的国流后果并不严重。”
美国疾控中心下调上周估算的病毒必纠XBB.1.5全国流行率数据。来源:美国疾控中心官网2022年的结问最后一周,美国疾控中心预计新冠病毒变异株XBB.1.5已占全美病例的重复感染40.5%,引发全球警惕这一号称“迄今传染性最强的美国变异株”。然而,下调行率学最近更新的国流数据显示,美国疾控中心将上周的病毒必纠数字下调至18.3%(最高范围为32.8%),并预计本周(1月1日至1月7日)XBB.1.5的结问全国流行率约为27.6%,仍低于BQ.1.1。重复感染XBB.1.5距离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还有差距。美国
根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,下调行率学XBB.1.5在美国东北部最为普遍,在最先发现的纽约州地区(包括新泽西、波多黎各和维尔京群岛),XBB.1.5已占所有病例的73%,病毒传播的81.2%,高于上周美国疾控中心预测数据。该地区的一周新冠检测阳性率接近20%,新冠住院人数也恢复到了最近六个月的高位,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XBB.1.5在美国导致更高的重症或死亡率。
美国纽约州近期新冠病例和死亡数据未见明显抬升。来源:美国疾控中心官网“XBB.1.5在美国东部爆发性出现,还是在一个地区范围,是否会产生全面影响还有待观察。这和当地防疫管理放松有关,可能恰好毒株在一个相对较大的人群中流传。”德国华裔病毒学家、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告诉澎湃科技记者,“在另一个稳定的条件下,XBB.1.5能否取代其他毒株,还需要继续抽样观察。”
1月8日下午,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,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,从全球角度来看,XBB系列变异株主要在美国、印度、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流行。
自2022年8月1日以来,中国总共监测到16例XBB本土的关联病例,均为XBB.1的进化分支。陈操表示:“从现在的报告和研究来看,并没有观察到感染了XBB系列变异株的患者重症和死亡的比例增加,也就是它的致病力并没有发现明显增加。”
1月4日,中国疾控中心通报称,我国目前本土流行的新冠病毒绝对优势毒株是BA.5.2和BF.7,个体在感染BA.5.2或BF.7后产生的中和抗体,在短期内(3个月)会维持相对较高水平,预期对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分支(包括XBB)有较好的交叉保护作用。我国短期内,由XBB系列变异株包括XBB.1.5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低。
目前难以预测未来流行株
陆蒙吉认为,对于所有毒株成为优势株的过程,都是历史性的研究,出现后再追踪,从中找到一些规律性,很难提前预测,“没有充足的数据,现在要预测某个病毒会成为优势株,还是一个不准确的说法”,“所以要尽量通过科学的方法,把重要的变化捕捉到,但也不一定完全能做到,而对于比较重要的突变株可以提前研究。”
他表示,对于毒株需要进行定期常规监测,基于较大数量的样本分析(比如某地区5%的阳性感染者病例样本),再通过一段时间观察,才能判断哪个毒株正在取代其他毒株成为优势株,而不能简单地在单一的时间点发现某个毒株就得出结论。“一个毒株能否成为真正的优势株,需要时间来检验。”
以德国为例,一年来经过几次优势株转换,奥密克戎不断进化,延伸出许多亚分支,毒株占比也随之动态变化。“根据历史数据,BQ.1在德国的占比一直在扩大,具有一定的竞争力,可以预测下一段时间也会继续扩展传播范围。XBB在德国的占比也可能扩大,但目前肯定还没有成为强势毒株的迹象。”陆蒙吉说。
日前,多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实验证明,XBB是目前对已知的抗体逃避性最强的毒株,疫苗接种获得的抗体对于XBB的中和滴度较弱,意味着未来有重复感染的可能。也有专家提示需要重点关注XBB.1.5,它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全球主要毒株。
对此,陆蒙吉认为,病毒的血清学中和滴度研究,提供了对病毒传播力的认知标准,“但这是一个前提,不是一个充分条件,实验室的场景和自然传播环境千差万别。”他举例称,过去也有很多毒株,在实验室中验证出具有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和传染力,但后来并没有造成全球流行,比如在南美秘鲁出现的拉姆达(Lambda)毒株,“一个在地方有竞争力的毒株,是否在全球同样具有竞争力,是我们需要去追踪的。”
在他看来,新冠病毒进化仍有可能向传染力和致病力同时增强的方向进化。有别于流感病毒对所有人群都有很强的致病力,新冠病毒的突出特点是,主要的传播人群是年轻人,而重症死亡人群是老年人,“在这种情况下,病毒没有必要削弱自身的毒力。”
德国2020年至2021年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热力图。受访者供图为下一次感染波峰做好准备
陆蒙吉指出,病毒传播的动力学很复杂,影响因素很多。要成为占据主导的优势株,先决条件是新毒株本身的传播力,能够突破人群已经形成的免疫屏障。传播人群的范围大小和免疫反应特征也是关键因素,因此不能绝对地说哪个病毒的传播力更强,“在特定人群中间,对老毒株逐渐产生免疫力后,老毒株的传播就会放缓,而随着时间发展,人群的免疫抵抗力逐渐削弱乃至消失,另一个新的毒株就会趁虚而入,出现周期性的替代。”
他认为,全球流行的毒株,往往在一种非常偶然的场景下出现,“德尔塔(Delta)毒株出现前,已经在印度传播很长时间,获得了某种特别的突变。”而奥密克戎的迅速出现,一下子获得很多突变,这个进化过程目前科学界还未还原出来。有的人认为,可能是病毒传播到了其他动物身上又传回给了人类,还有一种观点认为,病毒在大量免疫缺陷的人群中得到重组,“目前还需要更多证据来验证这些假设。”
此前,陆蒙吉就曾通过媒体呼吁,“春节非必要不返乡”,以保护农村老人这类容易被忽视的高危人群。他对澎湃科技记者重申这一建议:“当人流量非常大,同时还有非常大的易感人群时,随便来一个毒株,本来流行程度不高,也可能在传播中突变,产生适应力加快传播,在人群中筛选出传播力更强的毒株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病毒传播降下去,控制新突变的出现更缓慢。”
“综合各国新冠流行情况看,造成疫情波峰主要有两个因素:新优势株的积极传播感染大部分人群,以及季节性因素,冬天面临的疫情冲击相对更大。”陆蒙吉认为,在最近的一波感染高峰后,人群免疫力将在三个月到半年内削弱,整体上今年春季疫情可能相对比较平缓,夏季是否会再受到疫情冲击和防控程度有关,“大概率会有第二波甚至第三波,最晚2023年冬天会到来,波峰不一定像现在这么高,但仍需要积极应对防止再次受到较大的疫情冲击。”
陆蒙吉认为,普通人没有必要纠结于“个体在多短时间内可以重复感染”的问题,就像一年内会得多次感冒,只要有一定的免疫力,多次感染新冠的后果并不严重,“重点还是积极提高自己的免疫力,打好疫苗,在感染几个月后去打加强针,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新毒株出现。”
“现在德国绝大多数人打了第四针mRNA疫苗,经过三次奥密克戎毒株变异,今年冬天德国新冠感染数字直线下降,新冠感染仅占就医比例的4%。”陆蒙吉说,在群体建立较好的免疫屏障后,保持个体良好的免疫抵抗力,新冠病毒并不可怕。
陆蒙吉提醒,在冬季各种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的当下,做好合理防护,比如戴好N95口罩,避开封闭空间大量人群聚集,减少感染风险,仍然很重要。
原文链接:http://s6qry.ecompcon.com/news/849c31498836.html
- 2025-11-15 09:46 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(2022
- 2025-11-15 09:45 2022年3月前十位SUV品牌销量排名:ModelY、本田CRV、CS75前三
- 2025-11-15 09:44 烽火狼烟,吹角连营,动力电池“三国演义”:倒戈的特斯拉
- 2025-11-15 09:42 美想在蒙古国设生物实验室?蒙方否认,俄专家提醒美病毒研究可能针对亚洲人
- 2025-11-15 09:33 投行年报
- 2025-11-15 09:31 孙春兰在沪调研指导疫情防控:以更坚决更果断措施,在与病毒赛跑中赢得主动
- 2025-11-15 09:29 “海上风电一哥”电气风电:吸收消化西门子技术 复制中国高铁模式
- 2025-11-15 09:26 人人车因拖欠推广费被执行109万
- 2025-11-15 09:18 师范类专业有哪些 教育部认可的 师范类专业有哪些
- 2025-11-15 09:14 一地通报无症状,常在卧室窗户前玩手机!还有人挖野菜未带口罩被感染!这些行为要警惕...
- 2025-11-15 09:14 网购商品收不到?国家邮政局:组织行业及时恢复正常运行
- 2025-11-15 09:07 中国互金协会等提示NFT存在非法金融活动风险隐患,倡议KYC认证、不变相违规设立交易场所
- 2025-11-15 09:04 盛天网络(300494.SZ):公司目前账上现金超10亿元 积极关注投资和并购机会
- 2025-11-15 09:01 一季度外贸实现开局稳,国常会部署促进外贸平稳发展
- 2025-11-15 08:55 TikTok将于4月25日上线东南亚四国跨境电商业务
- 2025-11-15 08:53 波兰没收俄外交建筑安置乌克兰难民 俄罗斯:反对!
- 2025-11-15 08:45 中国金融投资管理(00605)授出本金1000万元的贷款 年利率18厘
- 2025-11-15 08:29 @高校毕业生 去基层就业有这些优惠政策
- 2025-11-15 08:25 3月CPI同比上涨至1.5% PPI与CPI同比剪刀差继续缩窄
- 2025-11-15 08:19 恐慌指数居高不下 美联储正成为美股“头号杀手”
- 2025-11-15 08:15 万马控股委任郑伟禧为独立非执行董事
- 2025-11-15 08:12 福能东方及6位高管收警示函 深交所下发关注函
- 2025-11-15 08:09 疫情中的上海汽车业怎么样了?
- 2025-11-15 08:08 时隔263天,游戏版号恢复发放!游戏公司董事长在朋友圈“喜极而泣”
- 2025-11-15 08:05 阿里退出跨境物流服务商泛远国际 阿里巴巴退股泛远国际
- 2025-11-15 08:03 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首批暂时进境展品完成通关
- 2025-11-15 08:01 银城国际控股3月总合约销售额约13.24亿元
- 2025-11-15 07:59 开房车、住营地,郊游掏空我钱包
- 2025-11-15 07:55 良品铺子(603719.SH)股东珠海天达、HH LPPZ(HK)、宁波智远累计减持224万股
- 2025-11-15 07:47 银保监会: 未发文下调个人网上交易限额
- 2025-11-15 07:47 “我在2000户居民小区里做团长,能超长待机”
- 2025-11-15 07:39 开心麻花再投资成立餐饮公司
- 2025-11-15 07:36 菜鸟万霖发全员信:启动IPO计划 加快能力攻坚保持创业精神
- 2025-11-15 07:29 Paypal跌5%,消息称公司CFO John Rainey将离职
- 2025-11-15 07:28 解放日报头版:从严从紧、从细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不松劲,拿出针对性更强更坚决果断举措
- 2025-11-15 07:25 外媒:法国总统候选人勒庞支持北约与俄罗斯“战略和解”
- 2025-11-15 07:15 怀酒:一个七十多年的贵州老名酒、老酱香品牌正加速复兴中
- 2025-11-15 07:14 德国财政部长警告经济滞胀的风险 呼吁经济转型
- 2025-11-15 07:13 网购商品收不到?国家邮政局:组织行业及时恢复正常运行
- 2025-11-15 07:12 三协会: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 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
- 友情链接
-